中铁高新工业李建斌:践行三个转变,打造中国盾构经验
2020年12月03日12:37
(以下为演讲实录):
践行“三个转变”,打造中国盾构经验
一、中国盾构的发展经验
1、坚定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致胜
中国盾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仅用20年时间即走完了国外5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盾构的发展经验是什么呢?中铁装备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就是:自主创新、主动求变,实现技术致胜。
自主创新才能实现“自主技术致强、创新变更致胜”,才能在主动求变中能变、会变。“坚定自主创新,实现技术制胜”,是中铁多年来的发展宗旨。
第一、紧跟国家重大需求导向把握重大课题研究机遇。我们自2002年起承担国家863计划,“盾构掘进机刀具—刀盘与液压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课题国家资助750万元。从2002年至2008年,累计5个“国家863”课题,取得国家课题支持3000万元。2008年4月,我们生产出中国国产第一台复合式盾构机--“中国中铁一号”。2012年,我们的《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们在“十一五”期间研制出了地铁盾构机;“十二五”期间研制出硬岩掘进机;“十三五”期间我们研制出泥水盾构和异形盾构;未来“十四五”期间,我们要研制智能掘进、第四代半、第五代掘进机。
第二、以企业为主体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我们强调在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基础上,搭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2015年联合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开展国家973计划“安全高效掘进全过程信息化智能控制与支撑软件基础研究”项目,开发了TBM-SMART智能掘进与决策系统,首次实现了TBM智能辅助掘进,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
2、强化自主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第一、全员创新力。我们强化自主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方式之一就是全员创新力。这不仅仅是我们的研究院创新,而是全员的创新。“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公司共开展科技创立项249项,其中国家“863”计划5项、“973”计划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近六年中投入研发经费总额达13.7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以上,2019年投入占比达9.03%。科研项目合理的层级组合、充足的科研经费投入加快了科技创新的速度。
第二、市场需求的捕捉力。企业要知道市场需要什么,要进行市场需求预判。用户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掘进机、用到什么样的场合和领域都有精准捕捉。在捕捉用户对“全链条服务”需求基础上,发挥自身掌握丰富盾构施工经验、具备复杂地质应对经验的优势,为用户提供设计咨询、专业定制、试掘进售后服务、租赁等综合解决方案,以保障重大工程的顺利完工。根据特殊工程需求,我们相继创造出了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世界最小转弯半径TBM、世界最大断面矩形顶管机、牛顿TBM等重大装备。
二、中国盾构主动求变的探索
1、积极主动求变,占领世界制高点
第一、中铁装备提出面向国际市场提供中国产品和中国服务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个步是装备中铁,第二步是装备中国,第三步就是装备世界。2009年公司拿到12台盾构订单;2011年在西安市政道桥公司承担的西安地铁1号线,“中铁16号”首次打入系统外市场;2013年中铁装备与马来西亚MMC-GAMUDA公司签署了两台盾构,中铁号盾构首次走出了国门。实践证明了我们三步走的战略非常正确。
同时我们建立了德国公司、新加坡公司,把研发发展到国际市场上。立足国际标准、提供中国方案,中铁装备产品先后出口法国、意大利、丹麦等几十个国家,连续三年盾构机订单量世界第一。
第三、不断拓宽产品应用领域。我们从土压到硬岩、泥水盾构,从小到大、不同断面都在进行创新。我们已建造出世界上第一个盾构工法的停车场。推的过程中有一些土木技术需要解决跨界创新的问题,现在这个停车场不仅可以推一层,还可以一次推两层,这也是我们扩展领域的案例。
2、主动求变,掌控技术话语权
第一、制定中国盾构机“登顶”计划。刚才徐工、山河智能都讲到了珠峰登顶、世界高地,我们三家都是一样的思维,中铁的中国盾构机也有登顶计划,在实现盾构技术世界领先地位后,我们要主动自我加压、自设目标,加快科技精英的培养,创新十大前端产品、创造十大超前技术,引领掘进机升级方向,在世界掘进机未来的无人区占领更多的技术高点。
第二、突破”卡脖子”关键部件保障产业链安全。2020年5月10日,国产盾构/TBM主轴承、减速机工业试验成果发布,我国盾构核心部件国产化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占市场需求80%的地铁用6-7米级盾构机主轴承“卡脖子”难题已经初步解决,并用于苏州地铁项目。还准备了一种特殊的TBM,这种特殊的TBM就是双结构,我们把盾构里面用到了敞开式的TBM,很多敞开式应付不了破碎地带,我们把TBM和敞开式结合起来,就是一种双结构TBM。这是不同形状的盾构机,有马蹄形的、三角形的,包括圆形的,地质如果不复杂的话,一个刀盘比多个刀盘更好。
第三、聚集力量能变,突破核心技术。当然核心技术是靠国家技术,也靠各行各业支持,国资委、科技部、工信部统一立项的项目,我们企业承担了一个比较大的项目,虽然不会制造关键部件,但是可以让制造这个部件的厂家搭载到我们的设备上面。过去咱们都是谁有这个力量谁就去国家立项,但可能出现主机厂不愿意用的情况,但现在国家改变了策略,让主机厂牵头,责任是主机厂的,所以必须要全力帮助关键部件制造企业把这个任务完成,只要咱们团结一心、举全国之力、用政策优势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2014年习总书记到中铁中铁装备视察时提出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并强调要“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六年来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精神,用自主创新和主动求变诠释了中国盾构经验;总书记6年前的讲话,在今天看来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三、中国工程机械要展现新作为
1、中国工程机械面临的新形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经贸摩擦局势愈演愈烈,中国海外贸易受限、国际化发展受限、关键零部件“卡脖子”、产业链安全受到影响。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到出了,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国内大循环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更加受重视,为工程机械大循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中国工程机械的新变化。变化就是如何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是市场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发展战略也要进行相应转移和变革,要创造市场,引领需求。要改变打法,不仅仅满足于客户需要什么我们才再造什么,而应该是我们先研发一种新产品,再向用户推广使用,我们应该引领客户,创造新的需求。将需求引导供给,变为供给引领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含义我理解就是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经济学家也说过如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实现,那我们的经济不可能复苏。
3、中国工程机械的新作为。今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正广东考察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时指出“我们现在遇到了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就是自主创新的自力更生。领会党中央这样一个战略意图,在这样的一个大战略中,找好选准自己的定位,为我们国家的富强,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做出我们各自的贡献。”为此,我们一定要遵循总书记讲话精神,在今后的发展,第一是要应变局,把握大循环和双循环;第二是练内功,坚持自主创新;第三是懂战略,变成制造强国;第四是有作为,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握技术话语权。
4、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工程机械带来的新课题。今天2月17日我曾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建议国家立项进行重大特种装备研发,不能再发生类似缺乏口罩这样的事情;二是加大鼓励制造业转型升级力度,出台有关支持政策,主要是第一台新产品的市场应用政策;三是组织针对性大的协同创新,把制造业的“工业化”思路推广到其他行业和领域,如“隧道工业化”等等;四是智能化设备研制需要跨界合作。
5、新技术给中国工程机械带来的新机遇、新市场。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正深度融合。总书记指出智能化是主攻方向,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个方向,把我们的产品升级到智能制造层面上去。我们用了6年的时间研发了智能TBM,这是国家963的计划,国家投入了1500万,课题现在验收了,但事情才刚刚开始。现在我们又着手研究智能盾构,少人化和无人化已经开始起步。我认为与隧道相关设备今后的趋势:一个是智能设备集群ABE,人工智能+区块链+设备群,另一个智能建造是合成ABCDE,即: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设计工法+设备。未来盾构机不仅要应用于地铁建设,也可以在军工、矿山等不同领域广泛应用。我深信,新技术将给中国工程机械带来无限光明的前景!
市场动态
更多>>行业展会
bd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