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集团副总裁李锁云:守正创新、行稳致远、合作共赢 携手书写中国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2-08-23 22:28:20 来源:协会宣传部
2022年8月23日,由主办的主题为“新阶段、新格局、新作为”第十九届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在此次会议上,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锁云发表了题为《守正创新、行稳致远、合作共赢 携手书写中国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主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2年已过大半,历经几次时间变换,我们终于相聚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共话行业发展大计,共商行业发展未来。也非常荣幸能够参与本次高层论坛会议,我代表徐工向和行业同仁多年来给予徐工的指导支持与呵护厚爱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守正创新、行稳致远、合作共赢,携手书写中国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新阶段: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节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该守正创新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承启之年,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具有重大政治意义之年。开年以来,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多点频发,突发因素超出预期。俄乌战争的突然爆发引发了欧美各国对俄罗斯的大范围制裁,造成全球能源、粮食市场震动,中亚及欧洲经济大受拖累,不仅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还引发全球经济连锁反应,触发全球经济失序。同时,国内疫情多点突发,各地防疫举措坚定果断,疫情虽然整体处于下降趋势,但也使得部分物流网、供应链中断,对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半年度GDP增速远远低于预期。如今中美两个大国博弈,还在激烈进行中,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全球的政治经济都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更应该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和发展趋势,守正求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创新求变。
——宏观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近几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政治力量对比加速演变,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冲击下,对外贸易门槛越来越高,规则越来越严,特别是欧美国家贸易壁垒愈发严苛,我们应该认真思考高空平台车“双反”和美国高额关税背后的意义。从经济角度看,疫情常态化的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但增长势头放缓,进程仍将曲折不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种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给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与压力。
但是,我们欣喜的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韧性强、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国家《国民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一系列重要举措的贯彻落实,将为“十四五”期间工程机械产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纲要》明确将工程机械列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重点产品和“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重点行业,与高铁、风电等高端装备并驾齐驱。同时,面对持续低迷的经济态势,党中央、国务院统筹谋划,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生效落地,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持续提振市场信心,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我们坚信,国家未来的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将继续提升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工程机械永远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中观行业,前景光明但任重道远。过去十年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一直处于一轮猛烈的“产品、技术和市场爆发期”。全行业营业收入从“十二五”末的4570亿元,发展到2020年的7751亿元,2021年的9065亿元,出口及海外营业收入占比接近30%,品牌影响力、国际化程度、科技和创新能力等显著提高,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工程机械销售份额连续两年超越美国、排名第一,位列全球工程机械市场首位,工程机械行业已经成为我国极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但是,我们仍然要清醒的看到:行业高质量发展任务繁重,在欣欣向荣的繁华背后,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以及高端制造装备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存在明显短板,对行业高质量发展构成越来越明显的制约,甚至已经到触及到中国产业链安全保障的发展底线,行业未来高质量发展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微观企业,既要厚积薄发,又要守正创新。历经近40年的产业发展,从最初创业期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有名有位,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斗之路。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发展,不断追求创新和卓越的中国企业,对欧美日高端品牌已经由原来的仰视到如今的平视,并逐渐孕育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化巨头。目前,全球前10大工程机械制造商,中国拥有3席,前50名里中国坐拥10席,厚积薄发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已经开始焕发蓬勃的生命力,彰显中国制造的力量。
立足高远,方能打破内卷,勇立潮头,还需守正创新。在当前的发展态势下,我们既要求实,又要求变,更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发展机会和机遇。坚持高质量发展,拒绝低价无底线竞争,以产品和技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坚持苦练内功,完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提升供应链和后市场综合能力;坚持向欧美高端市场进军,向高可靠性、高技术产品进军,向世界级一流企业进军。
二、新格局:立足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行业又进入新一轮的周期性调整,我们应该行稳致远
工程机械历经5年的高速增长,自去年二季度开始呈现下行趋势,一直延续至今,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市场提前透支,进入周期性调整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此时此刻,我们能够看到,在三重压力的交织下,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国内市场形势比去年底预判的更加严峻,根据行业报表数据,上半年22类主机内销销量同比下降42.8%。然而,海外出口持续处于高位,上半年15类主机同比增长37.4%,出口需求仍然强劲。但是,从各企业的半年度经营预告来看,中国企业盈利几乎都面临腰斩、甚至膝斩的局面,而以卡特、小松为主的欧美日企业反而逆势增长,引领行业。立足新发展格局,中国工程机械未来的道路又该何去何从?
第一,聚焦最后10%技术难题,解决关键卡脖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工时勉励我们,“就是要抓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主要还是靠我们自主发展”。当前,我国工程机械产业已进入“跟跑、并跑、领跑”并重时期,百尺竿头若想再进一步,必须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加快补齐“五基”短板弱项,推动工程机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王民董事长在徐工的技术体系内部有个两问大讨论,“别人走过的路我为什么走不好?别人没走过的路我能不能走出来?”就是要聚焦创新驱动和自主发展,走出一条自立自强的道路;就是聚焦最后10%的技术难题,把工程机械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就是要积极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速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和产业化推广,合力解决工程机械“卡脖子”技术。如此方能破茧成蝶,凤凰涅槃,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打通最后一道链组,实现产业发展行稳致远。长期以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上下游企业发展不同步,核心零部件对外依赖强,成为整机性能的短板和产业发展的瓶颈,中国的主机企业顶天立地、强者更强,但国内配套企业没有形成铺天盖地之势,关键零部件供货商仍然以国外厂商为主,国内厂商呈现出普通零部件结构性过剩、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与高端零部件结构性短缺、大量依赖进口共存的局面。
特别是疫情期间,进口件的价格屡创新高,生产周期居高不下,打通最后一道链组已成为重中之重。需要进一步加强主机企业和零部件配套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系,形成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联合提升关键零部件本土化技术和配套,打造好国产化生态系统;需要进一步统筹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有计划有导向地发展,搭建服务链、金融链、政策链、人才链、生态链等构成的结构体系,让各链条、各环节互动联动,多链布局统筹发展,提升产业链整体价值,实现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第三,瞄准最后几百米距离,以产品和技术登顶珠峰。回看过去十几二十年,中国工程机械尽管需求稳步增长,市场规模扩容数倍,但其中的整合一直没有停歇过。数轮洗牌后,20年前的行业领先品牌与阵营,和今日相比,判若云泥。除了战略、经营能力外,诸多退出者、被边缘化的品牌,最重要的共性之一,就是没能跟上最新的技术发展和产品趋势,而一直着力于此的企业,却在时间的证明下,不断稳固着领先者的地位。
习总书记曾以“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来形容我党走过的路。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徐工提出“要攀登世界工程机械珠峰”的战略目标。目前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已经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节点,距登顶还有几百米的距离。毫无疑问,在珠峰登顶的最后时刻,谁能耐得住寂寞,谁能走出一条转型升级的道路,谁就能取得先机。而在这个过程中,产品、技术正在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参与新竞争、打造新格局的最重要推手,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从市场驱动到技术驱动转型的鲜活验证。我们坚信,攀登这最后几百米,中国工程机械必将迎来新的高光,登顶产业珠峰。
三、新作为:徐工愿与行业同仁携手共建优良的生态环境,共谋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我们应该合作共赢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站在“两个百年”交汇、“两个大局”交织的重要历史节点,中国工程机械迎来新的时代风口、开启新的征程。工程机械行业作为充分竞争的行业,必须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坚决贯彻国家工程机械产业政策,深度融合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实现行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徐工愿与行业同仁一起,共建优良的生态环境,培育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先进集群,在推进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合作共赢,努力担当民族振兴的新作为。
第一,共建数字平台,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是驱动企业精细管理、效益提升的“新动能”。而建立与智能化时代相适应的“产品观、智造观、客户观、服务观、生态观”也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可以说,谁掌握了数字化,谁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先机,而数字赋能也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
此次时刻,徐工全力支持协会建立适应行业特点和发展需求的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加强行业数据资源管理,完善平台数据字典,强化平台基础能力、运营服务和产业发展的数字化支撑,徐工愿与行业同仁共同推进产品创新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用户服务敏捷化和产业体系生态化。
此次时刻,徐工已牵头联合液压、传动、新能源、新材料、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形成战略同盟,共同推进建设国家级的创新平台,发挥产业链组优势,建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供应链体系,以数字化手段实现产业的共享互联,共同打造“技术领先、用不毁”的智能产品,输出数字孪生产品,推动产业智能化不断迈向更高阶段。
第二,共谋双碳战略,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2020年9月,国家明确“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去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系统谋划、总体部署了“双碳战略”,今年7月7日,工信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方案》。在“3060”目标的引领下,中国新能源和绿色化发展日新月异,电池产业和电动装备步步领先、领跑全球,与此同时,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双碳”委员会应运而生,绿色化发展已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工程机械绿色化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此次时刻,徐工愿与行业同仁携手为3060目标贡献产业力量,聚焦新能源产业和电动化产品技术变革,为国家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度践行“徐工,让世界更美好”的理念落到实处。
此时此刻,徐工已率先发布行业首家《徐工双碳发展规划纲要》,我们必将率先垂范,谋而先动,持续推进绿色工厂、绿色研发、绿色产品、绿色施工等全价值链体系,加快工程机械企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电动化、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发展,为推进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徐工的智慧和力量。
第三,共赢海外市场,推进产业国际化提升。行业几十年的发展启示我们,中国工程机械登顶之路在全球、在国际市场,产业国际化刻不容缓,只有走向世界,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大家要紧抓“一带一路”合作倡议重大机遇,加快在海外规划布局,深化产能合作,在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提升产业高端化、本土化和国际化。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们坚信,中国工程机械必将通过国际化走向世界,将会代表中国高端制造业进入世界竞技中心的舞台中央,展现中国品牌的力量和气派。
此时此刻,徐工愿与行业同仁一起,树中国制造形象。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三个转变”要求,走高质量发展内涵道路,加快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效益转变,全面夯实产品质量基础,扎扎实实走好以质取胜之路,真正打造中国制造在海外的良好形象。
此时此刻,徐工愿与行业同仁一起,树中国制造品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面向“十四五”和更远的未来,我们坚信中国经济登顶全球指日可待,随之匹配的中国制造品牌还需要同仁们一起细心呵护,共同打造。
此时此刻,徐工愿与行业同仁一起,树中国制造信用。我们倡议,要进一步规范行业境外经营行为,引导企业开展差异化良性竞争,做大做强拳头产品提升海外份额,在抱团出海中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让我们携手为推进中国行业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滚滚的车轮缓缓前行,时代的脚步愈发铿锵。在全球化大时代的浪潮中,中国工程机械产业随着国家的航母舰队奋力前行,无限荣光。作为“双百企业”的徐工有限,即将整体上市,新机制的徐工定将不辱使命,全面提升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在全球产品技术水平和品牌影响力,全力构建国际先进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一个“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级一流企业。
身负凌云之志,胸怀登顶精神。徐工将永远对党忠诚,为国争光,永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坚守主业、振兴行业,以“一根筋坚守,一种激情创造,一份清醒奋斗”,引领中国工程机械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携手书写中国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全力推进产业珠峰登顶,为国家制造强国、打造中国品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联系我们
申请入会
路面与压实机械分会
电话:13911884137
邮箱:lmyysjxfh@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银盆南路361号
邮编:410013
通知公告
更多>>业界新闻
更多>>